业务专栏 首页 - 业务专栏 - 经贸预警

【经贸摩擦预警】第318期|美国、泰国、南非

发布日期:2025-08-21

文档来源:贸企通

作者:网络

为了帮助我市外贸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经贸摩擦,防范贸易投资风险,鄂尔多斯市贸促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并依托贸法通、中国国际商会等机构及网站选编部分符合我市外贸企业的信息,不定期推出“经贸摩擦预警”信息,为全市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为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ITC对中国赤藓糖醇发起双反产业损害调查

2025年7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赤藓糖醇(Erythritol)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进口自中国涉案商品的倾销和补贴行为是否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05.49.4000项下产品。2025年1月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赤藓糖醇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5年7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赤藓糖醇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371.6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71.53%)、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450.64%(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450.64%)。

2、美国ITC对中国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

2025年7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Small Diameter Graphite Electrodes)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2009年2月2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征收反倾销税。此后,美国对该案先后进行了两次日落复审并作出肯定性终裁,分别于2014年6月23日和2020年4月6日,两次延长反倾销税的有效期。

3、泰国对中国聚酰胺薄膜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年7月30日,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发布公告称,应泰国国内企业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聚酰胺薄膜(BOPA)发起反倾销调查。本案涉及泰国海关编码3920.92.10项下的产品。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案件评述意见及证据材料。

4、南非对进口耐腐蚀厚钢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2025年7月31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南非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2025年7月25日,应南非生产商Arcelor Mittal South Africa申请,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代表南部非洲联盟-SACU,SACU包含国家为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莱索托及斯威士兰5国)发布公告,对进口耐腐蚀厚钢卷(Corrosion Resistant Thick Steel Coil)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涉案产品的南非税号为7210.61.40、7210.61.90、7210.49.40、7210.49.50、7210.49.90、7225.92.45、7225.92.55和7225.92.90。利益相关方应于立案之日起20日内进行应诉登记、以书面形式提交本案评述意见以及听证会申请。

5、荷兰通报中国出口大蒜粉不合格

2025年7月30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中检测出矿物油芳香烃(MOAH)含量超标,荷兰通报中国出口的大蒜粉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5775。

6、西班牙通报中国出口大枣不合格

2025年8月1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中检测出未申报的防腐剂二氧化硫和山梨酸,西班牙通报中国出口的大枣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5880。

7、英国通报中国出口牛奶搅拌器不合格

2025年8月1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保险丝所含的颗粒填充物量不足,使用时如果发生电气故障,可能导致起火或爆炸,不符合《低压指令》的要求。英国通报中国出口的牛奶搅拌器不合格。警报编号:SR/02885/25。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联合国机构:苏丹西部约64万名儿童面临霍乱感染风险

2025年8月3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声明称,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霍乱疫情严峻,约64万名五岁以下儿童面临感染风险。声明说,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包括北达尔富尔州在内的达尔富尔地区已报告2140例霍乱感染病例,其中至少80人死亡。由于苏丹武装冲突双方在北达尔富尔州持续交火,当地安全局势恶化,大量人口流离失所,食物、水、药品极度匮乏,加剧了霍乱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声明还表示,北达尔富尔州的人道主义准入几乎被完全切断,使得各种物资的补给非常困难,导致当地人道主义局势愈发严峻。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随后蔓延至其他地区。持续两年多的武装冲突已造成近3万人丧生,超1200万人流离失所,并给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霍乱、登革热等传染病在苏丹大规模传播。

2、乌称袭击俄军事目标及天然气管道,致3死2伤

2025年8月2日,据法新社报道,乌克兰方面当日发布声明称,其无人机部队对俄罗斯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及天然气管道实施跨境打击。据报道,俄方证实,此次袭击已致3人死亡、2人受伤。乌军2日还称,乌军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石油设施,包括一座大型炼油厂、一个无人机军用机场,以及一家电子厂。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表示,乌方无人机还袭击了俄罗斯的一处军用机场。这座机场曾被用来向乌克兰境内发射远程无人机。

3、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6.8级地震,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开始喷发

2025年8月3日,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当日通报说,堪察加半岛沿岸附近海域发生烈度4度、震级为6.8级的地震。据俄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发布的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3日17时37分,震中距离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279公里,震源深度25.9公里。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堪察加边疆区总局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说,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俄地震学家表示,堪察加半岛地区的地震活动正在减少,但仍很频繁。7月30日8.7级地震后的余震过程预计将持续数月。另据堪察加火山喷发响应小组报告称,堪察加半岛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开始喷发。这是该火山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喷发。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堪察加边疆区总局通报称,记录到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火山灰喷出高达6000米。火山灰羽向东部扩散,向太平洋方向飘落,沿途没有居民点分布,未记录到居民点有火山灰沉降。此外,火山周边亦无注册的旅游团队活动。通报特别指出,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活动被列为航空危险“橙色”等级。

4、印尼一火山连续两次喷发

2025年8月1日,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当日晚和次日凌晨连续两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柱最高达1.8万米。据印尼火山和地质减灾中心消息,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首次喷发是在当地时间1日晚8时45分,火山灰柱高度约1万米。2日凌晨1时26分,火山再次猛烈喷发,火山灰柱高度升至约1.8万米,火山灰呈灰黑色,浓度较大,并随风扩散。目前,该火山警戒级别为最高等级4级。印尼火山和地质减灾中心提醒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得进入火山口半径6公里及西南-东北方向7公里范围内的危险区域,警惕暴雨天气下火山灰泥石流风险,并戴口罩,防止火山灰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受火山喷发影响,东努沙登加拉省科莫多国际机场的部分航班2日被取消或延误。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2日发布安全公告,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关注火山喷发影响。

(以上四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IMF批准向阿根廷提供20亿美元融资

据新华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近日批准向阿根廷提供约20亿美元融资。IMF在声明中说,虽然阿根廷未能实现此前设定的在6月中旬达成净国际储备累计的目标,但“其他关键绩效标准和指示性目标”均已实现,且阿根廷已采取措施朝实现这一目标努力。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7月31日确认,IMF这笔资金将于8月4日到账。今年4月,IMF宣布将通过中期贷款机制在48个月内向阿根廷逐步提供总额152.67亿特别提款权(约合200亿美元)的融资。首笔资金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120亿美元)已于4月中旬支付给阿根廷政府。阿根廷饱受债务困扰,是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较高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IMF最大债务国之一。

2、耶鲁大学:美消费者面临1934年以来最高关税税率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截至7月31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8.3%,为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并非固定值,而是会随着国家政策、经济形势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该预算实验室认为,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2025年和202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关税还将导致到2025年底,美国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到2026年底,失业率上升0.7个百分点。此外,关税将使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其中对服装类商品的影响尤为严重。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会看到鞋类价格上涨40%,服装价格上涨38%。 而从长远来看,鞋类价格可能上涨19%,而服装价格可能上涨17%。

3、八个主要产油国9月将继续增产

据新华网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近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声明说,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决定调整产量。同时,8国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稳定。上述国家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上述8国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此后减产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3月底。8国今年3月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

4、美国失业率上升,股市和美元指数大幅下跌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当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表现也逊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当日美国股市和美元指数大幅下跌。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高0.1个百分点至4.2%。同时,5月和6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较此前公布数据有大幅下调,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明显降温。美国行业金融机构海军联邦信贷联盟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表示,最新数据反映美国就业市场正快速恶化。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担忧加剧,1日美元指数快速下跌超1%,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跌超过12个基点,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早盘跌幅均超过1%,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快速升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1日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前一日的37.7%大幅升至75.5%。